2013/5/22

2013.5.20 [河岸留言-樂學講堂 音樂企劃 宣傳行銷] (上)


主流 VS. 非主流


常有人爭論不下:「什麼音樂算是主流,什麼算是非主流?」 過去,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標準來區分:由國際大廠牌依據現在流行音樂市場的風向,進而製作、包裝、發行的音樂,可歸類於主流音樂;缺乏大金主、媒體資源的獨立廠牌發行的苦哈哈音樂作品,可歸類為非主流音樂

近年來,許多獨立音樂人自立門戶創立公司,或是由大廠牌負責非主流唱片的宣傳行銷通路,甚至是許多老字號的獨立樂團簽給了國際知名唱片公司…等等案例,都讓主流與非主流音樂的界線漸漸變得糢糊。 這樣的區隔也越來越不具意義,在往下討論之前,讓我們來假設非主流音樂與主流音樂的愛恨糾葛大略是什麼狀態?

  1. 非主流派系覺得主流唱片公司譁眾取寵、千篇一律、音樂膚淺無聊、唯利是圖、沒有態度、出賣自己的靈魂…但是心底難免偷偷羨慕主流音樂人收入豐碩,擁有龐大死忠支持者?
  2. 主流唱片公司覺得非主流派系自以為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性情古怪、不懂得適應市場需求、過於理想主義、老愛無病呻吟…但潛意識又被非主流音樂的生命力與原創性所深深吸引?


這樣的心態是否就如同60年代英國摩德族(MOD)與美國的搖滾客(Rocker)的異同與對立情結,爾後,卻又彼此吸引、相互影響?

    60年代從英國崛起的摩德族與美國的搖滾客放蕩一開始互看不爽,甚至在街頭打群架互毆;到了70年代,雙方開始互相影響,反而激盪出新的文化。基於這類文化演進的參考值,其實近年來不難發現,台灣主流音樂工業與非主流廠牌也出像了雷同的景況。兩者之間漸漸越走越近,並且建立合作關係,互相汲取對方的經驗與創作,不再像以往壁壘分明、老死不相往來,激盪出新的樂風,影響日後的流行音樂市場。


不管你的血統、性格、創作、生活圈偏向哪個派系,身為音樂人最現實的部分誰也躲不過:錢。一個音樂人/藝術家沒有穩定的收入,也沒有老本可以揮霍的話,任誰都不知道怎麽繼續堅持理想、一邊繼續生活。 這道理不管你的創作想走主流或非主流風格,都是必然面對的問題。

無論是主流與非主流派別都必須要面對市場、樂迷的反應(需求),兩大門派最直接的差異就在於:主流音樂評估市場需求,預測最有市場的方向後,進而製作最有「可能」被喜歡的音樂商品,創作者的理想與態度放在較後面的考慮選項; 而非主流音樂人大多僅接受自我的主觀意識操控,依照自己的喜好、理想、生活態度、個人原則與爽度後,創造出帶有濃厚個人色彩的音樂商品。 請注意,這兩段描述使用的字眼都是「音樂商品」,畢竟,當你決定將創作以任何形式出版謀利,美妙的音樂旋律便被商品化了。

簡而言之,主流與非主流的類別可以用「理想」與「利益」的重視的比重差異來劃分。 但是,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誰能夠為獨立音樂下定義?


身為一個台灣人,實在對「獨立」二字又愛又恨,更是蘊含極度複雜的情感…

會不會正因為如此,所以放眼望去台灣大小唱片行裡的專輯,只要冠上「獨立」之名的專輯側標、廣宣文案感覺上總多了一份悲壯的革命情愫呀!獨立音樂人聽起來也給人放蕩不羈,難以馴服的反叛意象。

約莫十年前的台灣,正值獨立音樂與樂團形式的音樂開始大鳴大放之際,除了流行情歌之外,各種類型音樂毫不受限地活躍於主流媒體之外,連帶影響了許多消費者、樂迷們,當然也成就了一群死忠擁戴獨立音樂的社群。這個現象尤以高中、大學等學生族群最為顯著。

猶記當時,時常聽見身邊同學朋友說:「我比較喜歡聽地下樂團/獨立音樂。」無論是當年我們口中的「地下樂團」或是「獨立音樂」,成日窩在社團與同好們分享交流國內外非主流唱片的大學生們,被酷炫叛逆的獨立音樂精神深深吸引,彷彿自己的臉上也多了幾分革命情懷。

常有人會問地下/獨立音樂究竟是指什麽類型的音樂?地下音樂一詞,直譯於英文underground music一辭,由於美國尚未出名的樂團的練團室或表演場地多位於地下室,而得此稱號。 然而,翻譯成中文「地下」多少有不見天日、低人一等的聯想意涵,對一般樂迷來說,也讓他們對地下音樂一辭多添加了些神秘、壞壞的想像。 隨著音樂風潮轉變,「地下音樂」四個字反而狹隘了獨立音樂精神。 許多音樂人主動發起將其正名為「獨立音樂」更能符合這些音樂人的創作精神。

「獨立」一詞是用以形容創作者的作品本身之態度與精神,面對市場的態度。無關乎作品的好壞或個人喜好。 獨立態度是保留個人自由思維發展的精神,成就「獨立精神」同時也需要獲得旁人的尊重與不被侵犯,才稱得上是「獨立」。 「獨立」不會是一種行銷手法,更不會是一種口號。

若是「獨立音樂」一辭被轉變成賺錢的招牌,摻雜過多商業意識型態插手攪和的話,便會立即失去成為「獨立」的本質與意義。

所謂的「另類」、「非主流」是相對於主流文化的。 而一首歌曲另類與否、主流=?,以上這些答案會隨著時空與地區有所改變。


以英國樂團電台司令(Radiohead)早期發行的作品為例,在歐美地區從來不會被歸類在非主流的類別之下。 在歐美地區的大小唱片行、大型超市、書店都可以買到由EMI唱片公司發行電台司令的專輯。 打開電視機,音樂頻道也強力播送著他們的最新音樂錄影帶。 在台灣,一樣可以在唱片行買到F.I.R或是飛輪海的專輯,打開電視任何頻道都可能看到他們的音樂錄影帶,可是在華人音樂界,沒有人會認為F.I.R或是飛輪海是獨立或是非主流音樂。

那麼,為什麽由國際唱片公司EMI發行的電台司令的專輯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唱片行,就成了英國知名的獨立樂團呢?這就是地方文化造成的差異,台灣音樂市場習慣以當地市場大小與知名度劃分主流與否,轉換成全球視野當然又有了不同的結果。

在英國被視為Brit-pop英式搖滾的電台司令,雖然電台司令依舊不如男孩特區或辣妹合唱團那般走在時代尖端的主流,然而,對於歐美人士來說,似乎無法將電台司令與非主流音樂一辭作直接的聯想。

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電台司令Radiohead還是被歸類為非主流的音樂。造就這樣的差異,單純地就是文化風情與樂迷消費習慣不同罷了。

 獨立發行:


「賣唱片賺不了錢」,可是實體唱片發行卻也未曾銷聲匿跡,甚至在近幾年,開始盛行了「黑膠唱片復興風潮」。 發燒友們開始鼓吹「類比聲音」大復活,比起數位音質,類比存取的格式聽起來更加溫暖厚實,對於發燒友來說才是王道。 況且,很多消費者與樂迷表示,還是喜歡購買實體唱片,與握張唱片在手上的真實感受。

即便你終究還是不得不將每張專輯仔細編排、分類,然後數位化匯入你的iPodiPhone裡,方便隨時聆聽喜歡的歌曲。 但家中收藏著成百上千張的雷射唱碟、錄音帶、黑膠依舊大有人在。 其次,實體唱片不僅是販售樂曲,專輯的美術設計也是虛擬音樂商品無法取代的部分,這也是許多樂迷爭相收集的原因。

相對於消費者而言,沒有甚麼錢也沒有管道,卻夢想著發行自己的首張實體唱片的音樂人依舊比比皆是,發行一張實體專輯,是音樂創作者最真實的目標與夢想。 實際一點來說,能夠發行實體專輯的音樂人,也像是在履歷上留下了重要的經歷淬鍊。


於是乎,獨立/未成名的音樂人倘若沒有業主提供雄厚資金作後盾,也不願簽給主流唱片公司押下五到七年的賣身契。多數人想要自己錄音製作一張專輯,但是對錄音工程可能也只是略知一二還在一步一腳印地學習著…支撐著他們的音樂理想或許只有哪汩汩的青春熱血,不斷地沸騰燃燒加熱夢想。 於是,為了堅持美好的理想又要想辦法生存下來的進退維谷的景況之下,許多獨立音樂人會試著尋求與自己氣味相投的「獨立廠牌」合作,相較於主流商業機制,獨立唱片廠牌會以較彈性的方式,替有才能的音樂人錄製專輯並代為發行鋪貨。

另一種方式,就是靠親友集氣,依靠本身的力量獨立製作專輯或單曲,進而肩負起發行、鋪貨、銷售等事務。不過,由於台灣獨立廠牌越來越多,後者描述的狀況現在已經較不常見了,完完全全獨立的做法,較多發生在剛起步的學生樂團身上,以玩票、實驗性質居多。而積累一定表演經驗與年資的獨立樂團,通常會選擇一家獨立廠牌,洽談合作的方式,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近年來,許多國際唱片公司,也在市場的轉變之下,願意代理獨立樂團的「發行」與「通路」,並以抽成的方式從中獲利。然而,獨立樂團是否需要國際唱片公司品牌的加持,這是樂團本身需要自行評估的重要問題。


延伸閱讀:2013.5.20 [河岸留言-樂學講堂  音樂企劃 宣傳行銷]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