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10

每個人都曾夢想「成名在望」


如果你現在有小孩,或是你還是小孩,請一定要慎選著電影看啊。
image

回想一下自己淺淺的人生,總覺得讓電影「Almost Famous 成名在望」給害慘了(笑),經典的美式搖滾、公路電影、巡迴演唱、Groupies、放蕩不羈或寂寞空虛⋯。集所有美好形態於一身的電影,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下這一幕,跟大家分享。



[[MORE]]這首歌是Elton John的Tiny Dancer
老是說自己的故事,我也好想聽聽你們的故事:)

2013/8/9

經營「品牌」才是王道,歐酷網路宣告成立新 App 品牌「CHOCOLABS 」


 

appWorks 第二屆育成團隊「歐酷網路」自 2011 年以「VideOhya」此行動影音平台打響名號,將眾多分類影音精選的行動應用程式推向市場獲得優秀的成績,至今已經累積 40 餘支熱門應用程式,總下載量突破 200 萬次。如果你覺得:「這團隊就大概差不多只能這樣了吧!」那就太小看他們了! 即使在影音娛樂類的行動應用程式上獲得好成績,歐酷網路並不滿足於「VideOhya」目前的成績,歐酷網路表示為開發更多元類型的 App,宣告成立「CHOCOLABS 可口 APP 研究室」。以「Choose the Best」宗旨,「CHOCOLABS 可口 APP 研究室」以推出高品質的行動應用程式為主要服務,期望為低頭族們精選更多更優質的 App,讓行動生活中不僅實用,更該充滿歡樂與便利。

  • 互導下載機制,精準分析使用者行為
以華人市場來看,無論是中國或是台灣,以經營「品牌」的方式來經營旗下的 App,大多都以遊戲公司為主。在台灣大大小小的 App 開發團隊很多,更鮮少有人願意扛起一個「品牌」,因此,當艾利聽到歐酷網路的新品牌成立消息,第一個想法就是:「終於有傻子願意來做行動應用程式品牌啦!(笑)」。 以一個品牌出發,無論是自行研發或聯合營運的產品,都需要仰賴品牌知名度與旗下資源,面對首要的挑戰,除了積極建立品牌能見度,在推廣機制上機歐酷網路也準備好了,執行長 Davidd 表示:
"我們除了建立嚴格的品質控管制度外,更建立了完善的推廣機制,用戶不用苦苦搜尋,你需要的 App 將主動送到你的手上!歐酷網路開發的「互導下載 (cross-promotion) 機制,透過精準分析使用者行為,推薦行動裝置用戶可能感興趣的應用程式工具,在此機制之下將 App 精準的送到消費者手上,建立起穩固且精準的溝通橋樑。 「CHOCOLABS 可口 APP 研究室」除了持續開發並推出優質 App 外,也歡迎台灣開發團隊加入一起加入 CHOCOLABS 品牌,未來將定期推出各種滿足行動生活需求的優質 App。"

[ 歐酷網路執行長 Davidd]

 Davidd 在訪談中也不斷暗示 CHOCOLABS 的規劃不單單著眼於行動裝置,未來有許多有趣的規劃將一一與各位見面。如同許多產業的轉變與覺醒,艾利很高興越來越多團隊用長遠且具深度的方式經營行動應用程式產品!就讓我們一起期待「CHOCOLABS」接下來的動態吧! (資料、圖片來源:CHOCOLABS 可口 APP 研究室」)    

2013/7/31

廣告代理商必看!FB 早就明令禁止「廣告單價任意開」了!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Facebook 二星期前明令禁止廣告代理商對第三方販售固定單價的點擊數或曝光量。相信很多向代理商買過廣告的企業主還是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讓我們從頭來瞭解起。 Facebook 的所有廣告產品都是透過競價 (原文:Auction,台灣廣告業界稱之為競價或出價) 的方式投放,透過出價的高低可以影響廣告的出現頻率。簡單來說,無論你買的是 CPC、CPM、oCPM,Facebook 廣告單價都是浮動的,可以從後台設定去決定你的最高出價金額,再依實際執行成效決定要增加或減少。 反正,這些廣告產品從來就不是「固定價格」販售。 市面上價格混亂,你曾經向廣告代理商買過一次點擊超過台幣 10 元以上,然後也不知道轉換率多少嗎?現在是否開始滿肚子疑問:「為什麼我的廣告代理商要告訴我:『我們都是固定單價 __ 元一個 CPC/CPM 噢!』」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主要原因如下: 1. 操作地好是個人本事,廣告代理商從差價中獲利只是剛好而已。 2. 販賣固定價格比較容易出報表、結帳與操作,價格變來變去,AE 要怎麼做帳啊? 3. 代理商服務客戶那麼多,哪來這麼多美國時間跟每個客戶「詳細」講解 facebook 廣告後台是如何運作的。 Facebook 官方進一步說明了這項政策背後的用意:
為了在此經濟系統中提升客戶廣告成功率與透明度,對於在競價系統中販售固定價格的交易,我們公佈了這項新政策。 我們的目標是保護最終廣告的第三方或第四方的企業主,他們在購買曝光量或點擊數的時候,不清楚廣告的策略與實際的轉換率。對於品牌客戶、廣告代理商與所有的廣告購買者來說,當他們購買 Facebook 廣告媒體,要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錢花到哪裡去、具體的策略為何都很重要。
其實這並不是 Facebook 最近才端出來的新政策,先前早就明文規範合作的廣告代理商了,甚至有傳言有兩家因為沒有遵守相關規定,而受到 Facebook 的懲罰。 多數廣告人一定會覺得:「Facebook 你也真太不上道了!」這種新時代思維的規定,根本就是蓄意破壞廣告業的舊有的平衡生態嘛! 在下我更加是 Mark 的幫兇了,沒事把這篇文章翻譯成中文幹嘛?話說回來,個人造業個人擔,想幹譙的各位同業請找對事主啊!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caption] (資料與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2013/7/24

行動廣告再不出新招,預算就要被電視廣告吃掉啦!


從去年底開始,許多行動應用程式(以下簡稱 App)業者開使嘗試投放電視廣告,其中又以遊戲類型最為踴躍,大多數人會這樣想:「你是傻子嗎?遊戲類型 App 本來就比較好賺,有錢的老爹拿大錢買電視廣告有什麼好說嘴的?」然而,其中的因果關係,再再反映出行動廣告產業目前面臨的窘境。 筆者先前一篇「行動廣告 AE 失業潮恐來襲」的就已經提到行動廣告可能面臨的挑戰,恰巧日前也得到驗證,199it 網站一文「BusinessInsider:美国移动广告业掀裁员潮:高度商业化产能过剩」綜合外電報導,指出美國行動廣告與相關經銷公司已經裁員超過千人、TapJoy 裁員 10%...。 行動市場商機龐大,只是看得到吃不到。就好像每人都盛傳賣雞排門檻低、風險小、很好賺,真的搞了一個攤子開始炸雞排之後,卻發現這雞排錢真是有夠難賺! 行動應用熱潮不過這二、三年的事,當「行動行銷(Mobile Marketing)」這詞開始被廣泛談論,多數人直覺認為既然要行銷 App,當然要從行動裝置內的介面下手,許多行動廣告聯播網、積分牆式廣告工具因應而生。然而,行動應用產業以極速成長中,產業內變動極快,只有行動廣告工具還是聞風不動,與二年前大同小異,導致了行動行銷預算與需求無法被滿足,廣告主只好重回舊情人的懷抱:傳統媒體。 越來越多 App 業者願意買電視廣告,就表示這個工具有一定的效益存在,究竟傳統媒體是如何敗部復活的呢?
  • 傳統媒體接觸到的受眾依舊廣大
以電視廣告為例,許多品牌 App 業者跟進遊戲產業,購買電視廣告後,發現成效雖然不如行動廣告即時。但是相較之下,電視廣告接觸的群眾廣泛,對於提高用戶活躍度與品牌知名度大有加分,反倒是滿足了廣告主的需求。而流量有限的行動廣告工具,就容易被廣告主冷落,最後打入冷宮。
  • 傳統媒體與行動生活並行著
不管目前行動裝置的普及度多高,我們仍處於「世代交替」的階段。數位產業興起 VS. 傳統媒體式微,恰好形成勢均力敵的局面。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調查統計指出,多數用戶在看電視的同時,使用上網社群媒體討論。 明白了嗎? 當觀眾看電視的時候,同時也正在用電腦、平板、手機上網。因此,一位行銷人員決定 80% 的廣告預算都拿去買貴鬆鬆的電視廣告,也不過是剛好而已。
  • App 是通盤行銷策略的一部分而已
除了個人開發團隊以外,對於較具規模的企業來說,App 只是整體行銷計劃中的其中一項工具。下電視廣告的品牌型 App 策略都不光是主打單一版本,甚至結合實體通路、網站或其他行銷活動。花百萬行銷一款 App 也許太不划算,但用來宣傳:App+ 網站 + 品牌 + 活動,聽起來就還不賴吧。 不是要唱衰行動廣告產業,反倒是希望能有更良善的行動廣告工具與解決方案可以快快被催生! 行動裝置普及率的成長速度是相當樂觀的,艾利認為廣告主回頭擁抱傳統媒體這個舊情人,只是此階段的過渡手段。當你的現任情人(行動廣告)說到做不到、一再讓你失望,分手之後才回想起舊情人的好;現在仍能從舊情人身上得到短暫的安慰,然而,舊情人是否真能長遠滿足你的需求,就讓我們繼續期待故事的發展吧。 (資料來源:199it, BUSINESS INSIDER; 圖片來源: Alan from Taiwan CC Licensed)

2013/7/22

迎戰行動應用市場需求,企業需做好長期經營的準備


[圖:宇軒數位 CEO 李昆謀&CTO 李建昌]

已經投入開發行動應用程式 (以下簡稱 App) 已經三年餘的「宇軒數位」,可說是位於行動應用產業最核心的位置,他們一手承接客戶需求,一手測量產業脈動,因此,筆者(以下簡稱「艾」)也特別邀請宇軒數位執行長-李昆謀先生 (以下簡稱「李」) 來聊聊目前各產業之於行動應用產業的變化與現狀。
  • 艾:就目前宇軒接觸到的 App 開發需求來說,最大的變化是?
李:行動應用開發的產業已從百花齊放的「開發期」,漸漸走向深度耕耘的「成熟維護期」。以企業客戶來說,初期對於設計 App 的目的多是為了與消費者進行立即互動,同時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因此品牌 App 設計多僅為滿足「短程」的專案目標,較少思考是提供「長期」的服務。 時至今日,「長期經營」的觀念已經開始在企業主心中萌芽,很多大企業開始意識到將 App 定位成「提供長期的服務」這也是我們樂見的方向。
  • 艾:目前企業主普遍現在對行動 App 的認識與瞭解都已改觀?
李:以宇軒現在製作的案例來說,企業主的確都希望開發能長期營運型的 App,初期從更新 App 內的內容、使用「推播」功能與用戶進行溝通開始,因為有許多案例可以參考,多數企業主已經認為「經營」比「重做」一支 App 更有效益。
換句話說,一股腦地開發 App 的熱潮已消退,無論是 App 市場與客戶端都已經進入成熟期,目前 App 技術服務商不只是解決客戶單一需求,而是要建立一同長遠經營一套工具的關係。
  • 艾:宇軒數位提供企業內部行動應用的方案,企業端對於這樣的 App 開發需求為何?
李:以企業主本身的評估來看,大多數品牌會覺得,目前投入行動應用的投資效益還不夠大,因此較不重視行動應用工具是必然的結果,雖然我們認為行動商務系統可以加快工作效益,降低企業成本。但在行動裝置的普及度還不到 50% 以上,企業主的感受還是不會太顯著。
  • 艾:您認為什麼時候企業端才會真的「有感」?
李:舉例來說,很多電子商務的品牌在去年度發現,增設行動版網頁後,透過行動裝置瀏覽,甚至直接再行動裝置上購買下單的比例,遠遠超過原本的預期,因為有直接的貢獻,品牌才會開始思考並重視行動服務的重要性。
  • 艾:宇軒目前都針對企業內部應用需求服務,對於一般用戶的個人需求的 App 是否還會有計劃要開發?
李:宇軒目前技術能力足以解決較為複雜的企業需求,針對一般消費者的需求開發的 App 都是被設定為是有行銷目的,需要有行銷方案作配套措施,這樣的專案目前宇軒也增設了行動行銷部門,希望不單單只是開發一款「短期」的 App,而是從製作到行銷都會有一整套的完整方案,才能真的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與行銷目的。
(資料來源& 圖片提供:宇軒數位

2013/7/1

行動裝置普及化,滿足企業 E 化需求的 App 在哪裡?


  • 平板電腦趨於普及化,成多數企業員工標準配備
根據資策會調查顯示,行動裝置的普及率將在 2015 年可望超越桌上型電腦。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在民眾生活中愈來愈不可或缺,行動裝置的地位已經從奢侈品,漸漸轉變為必需品,具有遠見的大企業看準這項轉變,員工配置行動裝置已經相當常見,並且尋求台灣軟體研發業者共進,針對企業專屬需求開發更多因應的應用程式。
   
可以想見,行動應用程式的戰場,已經從個人裝置延燒到企業需求。
  • 環保企業會議率先倡導,無紙化會議高效率又環保
大多數的人很難想像,兩年前政府還在大力推動的「企業 E 化」已經不合時宜,宇軒數位表示,目前企業主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推動「M(Mobile)化」,透過 M 化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進而節省企業成本。 因應企業內部需求,宇軒數位開發這套系統依照各企業的需求客制化。聊起這套解決方案的由來,宇軒數位執行長李昆謀表示,某次與金融客戶主管閒談,該企業召開董事會會議前,大量的文件列印需求、會議內容資訊同步整理等庶務,往往都搞得同仁們人仰馬翻,在會議開始的前一刻,還在抽換紙本文件、確認簡報內數據正確,都是必經的混亂過程。 在會議前,企業總是費盡心思準備的紙本文件,董事會議結束後,為了維護資料機密性,大多數的文件都需要碎紙處理,一場會議下來耗費大量紙張,使得每次會議都成為環境保護的最大敵人,還不見得能把工作有效率地完成。
  • 平板電腦普及,顛覆上班族工作形態
其實「無紙化會議」早就存在且被廣泛應用的,只是過去受限於桌上型電腦,缺乏行動裝置的支援,即使會議可以透過電腦舉行,還是不如隨身可攜帶的平板電腦方便。 「無紙化行動會議系統」簡稱「Meeting Pad」,宇軒將所有會議上可能需要的功能都囊括其中,包含:支援手繪、即時加入註解等功能,最便利的莫過於會議同步功能,讓主講人可以鎖定所有與會者的平板電腦畫面,配合視訊電話的功能,即使與會人士都在不同的空間,也能高效率地參與會議進行。 企業主最擔心的保密性安全性,這套系統也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所有上傳於此系統中的會議文件可以自由設定文件可被閱讀的時間,會議結束後,更能設定自動刪除的時間點。
  • 行動裝置不只改變工作習慣,更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
行動裝置的浪潮來得太快,由 iPhone 掀起的革命之初,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有個人生活中的小趣味、小工具,但當行動裝置愈來愈平價,普及度愈來愈高,我們應該將它定位成「工具」。 而軟體開發業者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放大格局,除了解決一般個人用戶的需求之外,能夠「軟硬兼施」解決企業內部的需求,將會是軟體開發業者現階段面臨的新挑戰。 (資料來源:宇軒數位,圖片來源:World Economic Forum,CC Licensed)

2013/6/30

Accross the Universe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悠悠地唱到我心坎裡......
真希望自己是生在有Beatles的時代,那麼我一定會活得很叛逆且驕傲吧?

Rufus Wainwright - Across The Universe



Across the Universe- Across the Universe/ Helter Skelter
(同名電影!超好看!大推薦)




Rufus, Moby, & Sean Lennon - Across The Universe



Across The Universe - Craig Lyons
(VOICE推薦)

2013/6/24


2012 年底各界有志一同看好行動廣告市場,眾多報告都顯示行動廣告市場大幅成長中,但是,2013 年第一季才剛落幕,就聽到許多資深的行動廣告 AE 紛紛轉戰其他行業,甚至許多公司傳出縮編、裁員......。 行動廣告的大餅不是又香又甜嗎?嘿!你們為什麼先落跑了? 個人轉職不是什麼新奇事兒,但單論行動廣告的產業現狀而言,行動廣告無論在創意、績效與業績上遇到的瓶頸,不只讓銷售廣告的 AE 們感到失望,連「付錢是大爺」的行銷人員也驚慌失措啊。 廣告工具沒有效就死定啦!到底現在的行動廣告出了什麼問題?
  • 行動廣告沒人想點,更別談點擊轉換率了
Google 曾經為了銷售他們的廣告,
順便做了一項調查,從此調查數據中,不難發現行動裝置用戶與桌機用戶上網的習慣有很大的差異。 使用桌機上網時,或多或少會漫無目的的瀏覽網站,但使用行動裝置,用戶多是有明確目的與用途,鮮少漫無目的地閒逛網站。 即便使用 App 也沒什麼人想點擊 banner 廣告。承認吧,大多數行動廣告點擊,都是開啓 App 時「不小心」點到的。再者,受限於手機螢幕,廣告範圍本來就有限,想要在狹小的空間展示廣告又不惹人厭,真的極富挑戰性。
  • 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創新廣告服務
關於大家賣錯、買錯行動廣告的問題癥結,先前報橘總編輯其實已經在一系列的「原生廣告解密」專題中一一點明,只是台灣行動廣告業者似乎都還沈浸在自己的榮光中,還沒嗅到危機將臨。 台灣目前幾家知名的行動廣告業者或是廣告代理商,幾乎都是在賣傳統 CPC(點擊廣告計費)、CPM(千次曝光計費)的廣告服務,而成效報表愈來愈難看也就算了,這種縮小版的「傳統」廣告模式,根本滿足不了行銷端真正的想望。 大多會購買行動廣告的廣告主需要的是「action」或是「install」,例如加入網站會員、下載 App、參與活動等實際「行為」。然而目前的縮小版 banner 廣告轉換率約在 1%~2%,明知道這種廣告效益低,為什麼大家還是買? 因為放眼望去也看不到其他選擇啊!慘。
  • 3G 網路龜速,再創新的工具都 GG
少數幾家本土行動廣告業者一直極力融入新意在廣告中,例如使用 HTML5 為品牌客戶設計饒富趣味的互動廣告,但這樣的創新設計依舊敵不過天殺的 3G 網路龜速。試想,今天點開一個好吸引人的廣告 banner,連入的活動頁面永遠都處於「loading...」的狀態,下一步馬上就是關掉啊,不然咧? 一位匿名的資深廣告業務聊到他的親身案例,也不諱言:「HTML5 是種炫技,對品牌形象有加分效果,但對實際轉換率(會員數、下載數)其實幫助不大。」 2013 年企業內數位行銷預算的確有增無減,但是行動廣告的混戰才正要開始。 Facebook 廣告崛起、積分牆式的機制進攻、新聞媒體賣起置入新聞、高流量的 App 脫離廣告聯播網,自行做起流量交換的生意......。我相信現在無聊又沒效的行動廣告還是有人買單,但效益遞減中的廣告工具到底能撐多久? 你看見問題的核心了嗎?有遠見的老鳥早已自尋出路,還在業內奮鬥的小小業務們,是否還在期待咬一口這香甜的大餅? (圖片來源: billb1961, CC Licensed)

2013/5/22

2013.5.20 [河岸留言-樂學講堂 音樂企劃 宣傳行銷] (上)


主流 VS. 非主流


常有人爭論不下:「什麼音樂算是主流,什麼算是非主流?」 過去,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標準來區分:由國際大廠牌依據現在流行音樂市場的風向,進而製作、包裝、發行的音樂,可歸類於主流音樂;缺乏大金主、媒體資源的獨立廠牌發行的苦哈哈音樂作品,可歸類為非主流音樂

近年來,許多獨立音樂人自立門戶創立公司,或是由大廠牌負責非主流唱片的宣傳行銷通路,甚至是許多老字號的獨立樂團簽給了國際知名唱片公司…等等案例,都讓主流與非主流音樂的界線漸漸變得糢糊。 這樣的區隔也越來越不具意義,在往下討論之前,讓我們來假設非主流音樂與主流音樂的愛恨糾葛大略是什麼狀態?

  1. 非主流派系覺得主流唱片公司譁眾取寵、千篇一律、音樂膚淺無聊、唯利是圖、沒有態度、出賣自己的靈魂…但是心底難免偷偷羨慕主流音樂人收入豐碩,擁有龐大死忠支持者?
  2. 主流唱片公司覺得非主流派系自以為是、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性情古怪、不懂得適應市場需求、過於理想主義、老愛無病呻吟…但潛意識又被非主流音樂的生命力與原創性所深深吸引?


這樣的心態是否就如同60年代英國摩德族(MOD)與美國的搖滾客(Rocker)的異同與對立情結,爾後,卻又彼此吸引、相互影響?

    60年代從英國崛起的摩德族與美國的搖滾客放蕩一開始互看不爽,甚至在街頭打群架互毆;到了70年代,雙方開始互相影響,反而激盪出新的文化。基於這類文化演進的參考值,其實近年來不難發現,台灣主流音樂工業與非主流廠牌也出像了雷同的景況。兩者之間漸漸越走越近,並且建立合作關係,互相汲取對方的經驗與創作,不再像以往壁壘分明、老死不相往來,激盪出新的樂風,影響日後的流行音樂市場。


不管你的血統、性格、創作、生活圈偏向哪個派系,身為音樂人最現實的部分誰也躲不過:錢。一個音樂人/藝術家沒有穩定的收入,也沒有老本可以揮霍的話,任誰都不知道怎麽繼續堅持理想、一邊繼續生活。 這道理不管你的創作想走主流或非主流風格,都是必然面對的問題。

無論是主流與非主流派別都必須要面對市場、樂迷的反應(需求),兩大門派最直接的差異就在於:主流音樂評估市場需求,預測最有市場的方向後,進而製作最有「可能」被喜歡的音樂商品,創作者的理想與態度放在較後面的考慮選項; 而非主流音樂人大多僅接受自我的主觀意識操控,依照自己的喜好、理想、生活態度、個人原則與爽度後,創造出帶有濃厚個人色彩的音樂商品。 請注意,這兩段描述使用的字眼都是「音樂商品」,畢竟,當你決定將創作以任何形式出版謀利,美妙的音樂旋律便被商品化了。

簡而言之,主流與非主流的類別可以用「理想」與「利益」的重視的比重差異來劃分。 但是,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誰能夠為獨立音樂下定義?


身為一個台灣人,實在對「獨立」二字又愛又恨,更是蘊含極度複雜的情感…

會不會正因為如此,所以放眼望去台灣大小唱片行裡的專輯,只要冠上「獨立」之名的專輯側標、廣宣文案感覺上總多了一份悲壯的革命情愫呀!獨立音樂人聽起來也給人放蕩不羈,難以馴服的反叛意象。

約莫十年前的台灣,正值獨立音樂與樂團形式的音樂開始大鳴大放之際,除了流行情歌之外,各種類型音樂毫不受限地活躍於主流媒體之外,連帶影響了許多消費者、樂迷們,當然也成就了一群死忠擁戴獨立音樂的社群。這個現象尤以高中、大學等學生族群最為顯著。

猶記當時,時常聽見身邊同學朋友說:「我比較喜歡聽地下樂團/獨立音樂。」無論是當年我們口中的「地下樂團」或是「獨立音樂」,成日窩在社團與同好們分享交流國內外非主流唱片的大學生們,被酷炫叛逆的獨立音樂精神深深吸引,彷彿自己的臉上也多了幾分革命情懷。

常有人會問地下/獨立音樂究竟是指什麽類型的音樂?地下音樂一詞,直譯於英文underground music一辭,由於美國尚未出名的樂團的練團室或表演場地多位於地下室,而得此稱號。 然而,翻譯成中文「地下」多少有不見天日、低人一等的聯想意涵,對一般樂迷來說,也讓他們對地下音樂一辭多添加了些神秘、壞壞的想像。 隨著音樂風潮轉變,「地下音樂」四個字反而狹隘了獨立音樂精神。 許多音樂人主動發起將其正名為「獨立音樂」更能符合這些音樂人的創作精神。

「獨立」一詞是用以形容創作者的作品本身之態度與精神,面對市場的態度。無關乎作品的好壞或個人喜好。 獨立態度是保留個人自由思維發展的精神,成就「獨立精神」同時也需要獲得旁人的尊重與不被侵犯,才稱得上是「獨立」。 「獨立」不會是一種行銷手法,更不會是一種口號。

若是「獨立音樂」一辭被轉變成賺錢的招牌,摻雜過多商業意識型態插手攪和的話,便會立即失去成為「獨立」的本質與意義。

所謂的「另類」、「非主流」是相對於主流文化的。 而一首歌曲另類與否、主流=?,以上這些答案會隨著時空與地區有所改變。


以英國樂團電台司令(Radiohead)早期發行的作品為例,在歐美地區從來不會被歸類在非主流的類別之下。 在歐美地區的大小唱片行、大型超市、書店都可以買到由EMI唱片公司發行電台司令的專輯。 打開電視機,音樂頻道也強力播送著他們的最新音樂錄影帶。 在台灣,一樣可以在唱片行買到F.I.R或是飛輪海的專輯,打開電視任何頻道都可能看到他們的音樂錄影帶,可是在華人音樂界,沒有人會認為F.I.R或是飛輪海是獨立或是非主流音樂。

那麼,為什麽由國際唱片公司EMI發行的電台司令的專輯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唱片行,就成了英國知名的獨立樂團呢?這就是地方文化造成的差異,台灣音樂市場習慣以當地市場大小與知名度劃分主流與否,轉換成全球視野當然又有了不同的結果。

在英國被視為Brit-pop英式搖滾的電台司令,雖然電台司令依舊不如男孩特區或辣妹合唱團那般走在時代尖端的主流,然而,對於歐美人士來說,似乎無法將電台司令與非主流音樂一辭作直接的聯想。

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電台司令Radiohead還是被歸類為非主流的音樂。造就這樣的差異,單純地就是文化風情與樂迷消費習慣不同罷了。

 獨立發行:


「賣唱片賺不了錢」,可是實體唱片發行卻也未曾銷聲匿跡,甚至在近幾年,開始盛行了「黑膠唱片復興風潮」。 發燒友們開始鼓吹「類比聲音」大復活,比起數位音質,類比存取的格式聽起來更加溫暖厚實,對於發燒友來說才是王道。 況且,很多消費者與樂迷表示,還是喜歡購買實體唱片,與握張唱片在手上的真實感受。

即便你終究還是不得不將每張專輯仔細編排、分類,然後數位化匯入你的iPodiPhone裡,方便隨時聆聽喜歡的歌曲。 但家中收藏著成百上千張的雷射唱碟、錄音帶、黑膠依舊大有人在。 其次,實體唱片不僅是販售樂曲,專輯的美術設計也是虛擬音樂商品無法取代的部分,這也是許多樂迷爭相收集的原因。

相對於消費者而言,沒有甚麼錢也沒有管道,卻夢想著發行自己的首張實體唱片的音樂人依舊比比皆是,發行一張實體專輯,是音樂創作者最真實的目標與夢想。 實際一點來說,能夠發行實體專輯的音樂人,也像是在履歷上留下了重要的經歷淬鍊。


於是乎,獨立/未成名的音樂人倘若沒有業主提供雄厚資金作後盾,也不願簽給主流唱片公司押下五到七年的賣身契。多數人想要自己錄音製作一張專輯,但是對錄音工程可能也只是略知一二還在一步一腳印地學習著…支撐著他們的音樂理想或許只有哪汩汩的青春熱血,不斷地沸騰燃燒加熱夢想。 於是,為了堅持美好的理想又要想辦法生存下來的進退維谷的景況之下,許多獨立音樂人會試著尋求與自己氣味相投的「獨立廠牌」合作,相較於主流商業機制,獨立唱片廠牌會以較彈性的方式,替有才能的音樂人錄製專輯並代為發行鋪貨。

另一種方式,就是靠親友集氣,依靠本身的力量獨立製作專輯或單曲,進而肩負起發行、鋪貨、銷售等事務。不過,由於台灣獨立廠牌越來越多,後者描述的狀況現在已經較不常見了,完完全全獨立的做法,較多發生在剛起步的學生樂團身上,以玩票、實驗性質居多。而積累一定表演經驗與年資的獨立樂團,通常會選擇一家獨立廠牌,洽談合作的方式,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近年來,許多國際唱片公司,也在市場的轉變之下,願意代理獨立樂團的「發行」與「通路」,並以抽成的方式從中獲利。然而,獨立樂團是否需要國際唱片公司品牌的加持,這是樂團本身需要自行評估的重要問題。


延伸閱讀:2013.5.20 [河岸留言-樂學講堂  音樂企劃 宣傳行銷] (下)